欢迎来到学霸论文网!
您当前的位置:

李叔同艺术设计思想研究

发布时间:2021-07-06 11:51 作者:原创 浏览:234

学霸论文网是一家专业提供论文定制修改服务的网站,上10年的论文经验,无论是本科论文、硕士论文还是MBA论文,博士论文,我们都能为您提供方便、快捷、安全的论文服务。以下是学霸论文网小编为您整理的一篇MPA论文MBA论文论文范文毕业论文范本,本文是关于李叔同艺术设计思想研究。李叔同不仅是将西方广告理论引入中国的传播者,还是促使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走向现代设计的先驱。李叔同的设计思想既受到西方工艺美术理论的影响(主要通过日本理论家的阐述来获得),又来自于他扎根中国国情的实践和思考。他在平面设计实践中,将中国书法艺术与传统图案进行创造性转化,以适应现代传媒的传播需要。他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创新性发展进行思考和探索,是推动传统工艺美术走向现代设计的先驱。代写一篇硕士论文、MBA论文多少钱希望给您论文写作带来帮助!
 摘    要: 文章通过梳理李叔同艺术设计思想的来源及平面广告设计实践,得出如下结论:其设计思想并非来源于新艺术运动,而是通过学习日本译介的英国广告理论获得,主要受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理论的影响。在设计实践中,李叔同追求装饰性、个性化风格,这也印证了他的设计思想来源于工艺美术运动。同时,他还受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,对传统艺术理念进行创造性转化。

李叔同艺术设计思想研究

  关键词 :     李叔同,艺术设计,平面广告报刊,

  李叔同留学日本期间对平面广告很感兴趣,认真学习了滨田四郎、山崎繁树、笠原正树三人的广告理论,并受他们的启发,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广告理论,成为其平面广告设计实践的理论基础。他在担任《太平洋报》广告部主任期间,以“凡民”为笔名,发表了一系列论述广告的文章,反映了其广告设计思想。

  一、李叔同平面广告设计理论的形成

  在《太平洋报》上,李叔同发表了《广告丛谭》的连载文章,其中一篇谈到对广告意义的认识:“广告之意义,分狭义与广义两种。狭义之广告凡商品卖出,及银行会社之决算、报告等,有广告于公众之目的者,皆属于此类。即吾人普通所谓之广告是。至广义之广告,其界限殆难确定。凡社会上之现象,殆皆备广告之要素。如妙龄女子、雅善修饰、游行于市街,直可确认为广告。”1

  在他看来,广告就是广而告之的意思。狭义的广告是以推销商品、获得盈利为最终目标的商业行为。广义的广告包括社会中介机构关于企业的研究报告、审计和会计报告等,这些能够潜在影响消费者购买商品,属于潜在的广告行为。也就是说,一切社会活动都属于广告。广告的概念如此宽泛、广告的形式又如此多样,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,找出其中固有的规律以指导实践,从而促进广告发展。凡事都是先有术后有学,先经过实践积累经验,然后对经验进行总结,并升华为科学。李叔同引用英国人维廉思地德的观点2,认为“广告发达,实在晚近,只供工商家实用而已。学者评究,殆所罕闻。譬犹经济学,逮至今日,靡不认为科学之一。然于百四十年前,殆无人识其为科学者”。只要坚持不懈地实践,并不断进行理论总结,日积月累,“‘广告科学’必有宣言于世界之一日”3。

  平面广告主要是利用大众传播媒介——报纸、杂志、海报(月份牌)等,通过艺术设计语言向公众介绍商品、报道服务内容和文艺节目,设计师通过艺术设计语言来强化宣传效果。李叔同根据设计语言对平面广告进行分类,他说:“重用绘画者,谓之绘画广告;重用文字者,谓之文字广告;或直接达其目的者,谓之直接广告;间接达其目的者(药房登录来函,医士署同人公启者,属此类),谓之间接广告。”4

  李叔同认为,要想使广告设计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,就必须综合运用设计语言,发挥平面广告的劝服性、直观性、综合性以及创新性的特点。首先,广告必须具有劝服性。报纸广告要成功引起读者的注意,才能达到最佳宣传效果,设计者必须了解读者的阅读习惯。一般而言,“看报者,以看新闻为主,于广告一版每不留意,故其效力甚薄。”因此,广告设计者要打破报纸版面的常规,将广告“皆夹入新闻之中,或排列新闻之上下两端,殆合新闻与广告为一体,使看新闻者,有不得不看广告之势”。

  其次,广告要具有直观性,使读者瞬间对广告内容一目了然,而不会引起歧义或者反感。如果广告“字数太多,排列紧密,以致不能醒目。即幸为看报者所见,亦每以字数太多,不能卒读”。因此,广告设计“文字务求简要,排列务求疏朗,使看报者一目了然,于半秒钟内,能贯通全部广告之大意”。

  再次,广告设计要具有综合性的特点。广告设计综合运用线条、色彩、造型、空间等各种设计元素,“专研究新奇花样,或排成种种之花纹,或添入醒眼之图画。”广告设计作为商品信息的传播载体,要想提高信息传播的有效性,必须使广告画面赏心悦目,可通过增加广告的装饰性以吸引观者注意,进而有效传达商品信息。另外,广告可以利用多种多样的形式,以引起人们的好奇心,诸如“小说式广告、新闻式广告、电报式广告、杂志式广告。种类甚多,不胜枚举,专以引人入胜为主”。

  最后,广告要有创新性。报纸是连续出版的大众传播媒介,广告主在报纸上连续刊登广告,不能只通过一种设计以期一劳永逸地进行宣传,“以一种广告文,连登数月或数年,致使阅报者习见不鲜,无丝毫之效力”。因此,需要对每一期的广告进行重新设计,使之“可以随时代撰种种新奇之样式,隔数日更换一次”5。通过新奇的广告设计,提高消费者的阅读兴趣,促进广告商品销售。

  二、李叔同平面广告设计实践

  李叔同的平面设计实践分为两个部分,一部分是1906年他留学日本期间编辑《音乐小杂志》,无论是杂志版面设计还是插图、封面,都是其设计思想的体现。另一部分则是1912年任职《太平洋报》期间进行的报纸广告设计,这是其平面广告设计思想的运用和体现。从李叔同的广告设计作品来看,主要包含如下设计理念和方法。

  (一)图文结合,有效传播

  图形和文字是人类传播知识、表达思想情感的载体和手段。李叔同认为,人类复杂的思想和情感依赖语言文字得以记录、传播,人类社会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,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;人类语言文字只能概括性地描述,要想详细了解事物的原貌,只能依靠图画来完成。正是由于图画的直观性和明确性,在书籍、报刊、教学讲义,尤其是平面广告中,“非不佐以图画,匡文字语言之不逮。”6通过图画和文字可以使商品信息准确、迅速地传达,即便是当今平面广告设计,仍然主要集中在图形和文字的设计上。

  平面设计尤其是平面广告设计的功能是传播商品信息,传播的有效性成为广告设计成败的关键。在平面设计中,文字在传达信息时具有简洁、准确的特点,而图形则具有丰富、具体的特点,通过图文结合传达信息,有助于突出商品的卖点。同样是书籍广告,其创意形式也各不相同。例如,《太平天国战史》广告以文字为主,突出“孙逸先先生序”和“白浪滔天天囚汉南题词”,将其作为书籍的卖点,省略了出版社和作者等信息。该广告以一花朵图案配在画面右下方起装饰作用。高等小学教材广告则强调出版社的权威性,画面构图被设计成书籍封面形式,书脊部分魏碑体的黑底白字“中华书局”字样分外醒目,封面和封底以魏碑体写着“历史教科书”和“地理教科书”字样。魏碑体显得字体庄重、统一,突出了商品的书籍属性。画面将“中华书局的启示”详细列出,让读者可以详细了解教材的编辑原则,并根据各自需要来选择教材。

  (二)图画结合,装饰为主

  李叔同反对平面广告采用“直写事实”的写实表现方式,追求广告设计的装饰效果,这一思想源自他对英、法、日工业革命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批判。他在《图画修得法》中曾言:英国工业革命以后,在1851年举办“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”,展示了英国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,但“英产工艺品居劣等”。于是英国人“爰憬然自省,定图画为国民教育必修科。不数稔,而英国制造品外观优美,依然震撼全欧”。法国自1855年举办“巴黎世界工农业和艺术博览会”以来,“不惜财力、时间、劳力,以谋图画之进步,置图画教育视学官,以奖励图画,而法国遂为世界大美术国。”另外,后起的美国、日本无不学习法国而重视美术教育,美日两国“美术工艺,亦日益进步”6。美术之所以能够推动欧美、日本工业革命发展,是因为通过美术的装饰功能,能够提高产品附加值,增强商品的竞争力。他说:“一叶之绢,一片之木,脱加装饰,顿易旧观。唯技术巧拙,各不相捋,价值高下,爰判等差。”相同质量、相同材质的商品,由于装饰的不同“其价值不无轩轾者”6。因此,李叔同得出结论,“图画者美术工艺之源本”6。

  从李叔同的设计思想来源看,主要受日本工艺美术思想影响,而日本的工艺美术思想带有很深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思想的痕迹,他的设计也印证了这一点。例如,坚持手绘设计。其广告设计坚持用手书魏碑字体,字体组合根据图形整体设计的需要进行放射状、倾斜或者平直排列,以此与图形进行协调,增加装饰美感。他在谈到写字时说:“敝人写字时,皆依西洋画图案之原则,竭力配置调和全纸整体之形状。故朽人所写之字,应作一张图案画观之则可矣,决不用心揣摩。”7他将中国传统书法进行现代化改造,使之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,探索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可能性。当然,他也不是全部用手写字体,会在细微处采用五号印刷字体,以增加字体的多样性。采用手书字体进行广告设计,通过具有金石美感的魏碑字体将凝练、晓白、流畅的广告语表达出来,遂产生一种平淡、恬静、冲逸之美和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,笔者认为,这种设计效果是惟有深厚国学修养、学贯中西的李叔同才能做到的。

  在图画创意上,李叔同倾向于采用意象手绘图画的方式来表达。在其为《平民日报》设计的广告中,画面上部以三朵菊花图案组成一个三角形构图,底部以花朵和枝叶来衬托,中间空白处手书“平民杂志,准定六月廿一日出版”字样。在“广东太平洋报出版”广告中,采用传统国画折枝构图,画一枝干挺拔的树木,将画面分为左右两部分,树冠位于画面顶端,一树枝低垂而下,将画面空白处分为上下两个空间,在画面左下空白处书写“广东太平洋报,六月一日出版”字样。在《中国实业杂志》的广告中,画面左侧有一身着燕尾服、大胡子的洋人形象,他正注视着左手并指向“中国实业杂志”文字,观者的目光自然随着其手势集中到文字上。在画面空白处,手书编辑部的启示信息,文字段落之间的空白处装饰花草图案,以美化广告画面。

  李叔同平面设计构图采用大面积留白的手法令人印象深刻。这种构图方式不仅出于文字书写的需要,也是对传统绘画“计白当黑”理念的创造性转化。不同于西方绘画,中国绘画和图案非常重视空白空间美的表现,不像西方绘画那样将画面填满色彩。中国画的空白并非是虚无,而是代表了画面形象所处的环境,如水面、天空、流云、烟霞等实有之物,之所以不画出来,是为了不减弱主体形象的表现力,同时可以充分调动观者的想象力,以想象补足画面空白,获得欣赏的乐趣。恰如李叔同的学生潘天寿所言:“吾国绘画,向以黑白二色为主彩,有画处,黑也,无画处,白也。白即虚也,黑即实也,虚实之关联,即以黑白显实有也。”8

  李叔同平面设计的另一个显着特征是采用意象造型的方式,不直接描绘物象的形象,比如用茂盛的树木、可爱的花朵通过传统比兴手法来表现对象。他在《太平洋报》副刊中,为“文艺批评”“文艺百话”“文艺消息”“附录”等栏目设计了题花,更是将这种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。他用花卉图案来象征栏目的主旨和功能,如文艺批评栏目以葡萄为图案,也许象征着“酸葡萄”的寓意;文艺百话栏目以盛开的花朵为图案,象征百花齐放。通过不同的花卉来象征不同栏目,使读者对各栏目的特色一目了然。此外,他对广告版面的边框进行装饰,以富有变化的花卉图案装饰魏碑文字。这种用传统图案装饰书法的形式,形成了丰富优美的装饰效果,是将传统装饰图案运用在现代传媒上的有益尝试。

  (三)尚德崇美,追求个性

  李叔同坚持“先器识而后文艺”的文艺观。他在给金石家许霏(晦庐)的信中说:“士先器识而后文艺,况乎出家离俗之侣;朽人昔尝诫人云:应使文艺以人传,不可人以文艺传,即此义也。”9艺术家首先要是一个有道德的人,否则,道德败坏的人无论艺术水平多高对社会也无益。李叔同坚信,有道德的艺术家才是真正的艺术家,反之则是欺世盗名之辈。他以书法为例谈艺术价值评判标准,认为若书法家的书法水平很高而道德不好,“虽然人家赞美他字写得好,那不过是‘人以字传’。”并不能传之久远;假如一个人“很有道德,那么他的字是很珍贵的,结果都是能够‘字以人传’”10。不同艺术门类的风格有千万种,然而得以流传的风格却只有那么几种,究其原因,是艺术史上里程碑式的艺术家为人们所敬重,他们的作品风格也为人们所喜爱,这就是“字以人传”的规律。艺术设计也应遵循这个规律,品德高尚的设计师为人们所敬重,其设计风格也自然为人们所喜爱而传承。

  李叔同崇尚以道德涵养艺术、追求个性化表达的思想与工艺美术运动有异曲同工之妙。英国工艺美术运动领袖威廉·莫里斯认为,艺术手工艺涵盖了手工艺人某些个性,“这种个性来自于苦心经营的艺术家的设计创意。”因此,他坚信“手工艺能够在劳动中创造出美与欢乐”,能够医治资本主义所造成的“异化”,最终创造出“可爱的环境、快乐的工作所带来的双重愉悦”11。

  结语

  综上所述,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,需要新的设计理论来指导。新设计理论要扎根中国传统文化土壤,吸收外来设计理论养分。符合工业化转型升级需要的设计理论,既是中国制造的理论指导体系,也是中国市场的准入标准,还是实现“国内大循环”的基础。当今的中国设计站在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,是沿着西方设计理论方向走下去,还是探索符合中国文化特色的设计理论,对此,一个世纪前李叔同的艺术设计思想和实践富有启示意义。

学霸论文网是一家专业提供论文定制修改服务的网站,上10年的论文经验,无论是本科论文、硕士论文还是MBA论文,博士论文,我们都能为您提供方便、快捷、安全的论文服务代写一篇硕士论文、MBA论文多少钱希望给您论文写作带来帮助!

  注释

  1李叔同.广告丛谭[N].太平洋报,1912-4-5(4).
  2日本人滨田四郎在《实用广告法》中引用维廉思地德的《广告术》相关论述,李叔同从中了解他的观点。
  3李叔同.广告丛谭[N].太平洋报,1912-4-11(4).
  4李叔同.广告丛谭[N].太平洋报,1912-4-13(3).
  5李叔同.《太平洋报》破天荒最新式之广告[N].太平洋报,1912-4-1(5).
  6李叔同.图画修得法[A].悲欣交集:弘一法师自述[M].北京:文化艺术出版社,2014:112-113.
  7李叔同.篆刻简述[A].悲欣交集:弘一法师自述[M].北京:文化艺术出版社,2014:124.
  8潘天寿.潘天寿美术文集[M].北京:人民美术出版社,1983:32.
  9李叔同.李叔同谈艺[M].西安: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7:9.
  10李叔同.谈写字的方法[A].悲欣交集:弘一法师自述[M].北京:文化艺术出版社,2014:74.
  11莫里斯.手工艺的复兴[A].中外设计艺术论着精读[M].上海: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,2008:156.

作者单位:天津财经大学艺术学院
原文出处:李振.李叔同艺术设计思想研究[J].艺术教育,2021(06):38-41.
版权声明:本文由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_学霸论文网专业的论文学习平台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 本文链接:http://www.xuebalw.com/fanwen/ty/2816.html

学霸论文网

学霸论文网10余年专注论文服务
我要咨询